吃是一種享受,但是您可曾想過不正確的飲食方式會導致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性疾病甚至癌癥的發(fā)生。飲食習慣最重要的是不可偏離大自然的原則。
過剩及不均衡
現(xiàn)代人飲食個主要問題是熱量的過剩及不均衡。
各位可曾看過在非洲大草原上有過度肥胖而無法跑步的獅子?除了人類以外,所有動物都是肚子饑餓的時候才出去覓食。過量攝取食物,尤其是肉類的過量,已經是人類成人病及癌癥增加的主要原因。那么該如何吃才是適量呢?
首先,請先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牙齒,人類選擇食物的內容應該與牙齒的結構相符合。健康的人類有32顆牙齒,上下左右相對稱。如果只有看上排的牙齒,左右各有兩顆門牙、一顆犬齒、五顆臼齒。各位都知道,或許有些人會懷疑上述的飲食比例會不會導致蛋白質的缺乏。事實上,谷類及豆類除了含有豐富的淀粉外,也含有易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雖然它們個別都是不完全蛋白質(各缺乏某些必須胺基酸),但若一起食用則可達互補作用,而成為完全蛋白質,其營養(yǎng)價值絕不輸給肉類的蛋白質。
烹飪方式
現(xiàn)代人的第二個違反大自然法則的飲食方式是烹調方式的錯誤。
快餐店蓬勃發(fā)展,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店面的廣設,使炸雞、炸薯條成為小朋友們的。很多人以為油炸食品用的是植物油而非豬油或牛油應該不會有問題。事實上,植物油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很容易在高熱下被氧化產生脂質自由基及過氧化脂質等有害物質。這些氧化物質不僅會促進動脈硬化、黑斑、皺紋等老化現(xiàn)象的進行,也容易誘導癌癥(尤其是肺癌)的發(fā)生。因此,調理的方式以燉、鹵、水炒的方式,而少用油炸或油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