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廢銅供給是精煉銅需求的滯后
由于國外工業(yè)化起步較早,舊廢銅的供應遠遠于國內,因此進口廢銅一直是我國廢銅的一大來源。從銅價的歷史走勢來看。1986年,日本經濟強勁,工業(yè)金屬銅需求較大,而美國在87年股災影響下進入降息寬松周期,經濟轉入上行通道。銅價從1500美元/噸上漲至3100美元/噸,這段時間銅價的上漲主要是受到需求的提振。而中國步入工業(yè)化,經濟快速增長帶動銅需求快速增長在2002年左右,滯后發(fā)達國家16年左右。
從銅各下游的行業(yè)周期來看,電力電纜產品壽命在20-40年左右、建筑用銅壽命在40-60年左右、交運工具使用壽命在10-20年左右、其他行業(yè)產品壽命在15-30年左右。綜合來看,銅的平均使用壽命在30年左右。
如前所述,舊廢銅是含銅商品在報廢后所收回的銅。按照下游銅產品的使用周期,近幾年正好是1986-1988年產出的銅產品報廢的階段。因此我們預計后期全球再生銅的占比會有所上升。事實上,我國廢雜銅的進口增速已出現(xiàn)加快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