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于22m
鋼筋
鋼筋
m)。
二、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三、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結構作用:
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鋼筋現如今被廣泛應用于任何建筑上,為人類的進步取得了更好的證據,也是現如今對鋼筋的質量的考察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按(等面積 )原則代換鋼筋。
一般鋼筋混凝土工程常用的鋼筋:
(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 1499.1-2017
(2)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18
(3)鋼筋混凝土用鋼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1499.3-2010
(4)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2013
鋼筋的綁扎應該符合以下的規(guī)定:
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墻的鋼筋網片,另須在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間隔交錯的扎牢,但要保證受力鋼筋不發(fā)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網片,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除了設計有要求外,箍筋應于受力筋垂直設置。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在生產和應用技術方面,我國在引進的基礎上有了發(fā)展,如冷軋帶肋鋼材抗拉強度由國外一個強度級別發(fā)展到三個級別:CRB550、CRB650和CRB800;應用范圍也由國外的非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構件擴大到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為推廣應用鋼筋,國家和一些省市主管部門組織編制了有關標準和圖集。國家標準《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2008已經實施。行業(yè)標準《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95─2011已于2012年4月1日起施。
國家科委已將鋼筋列入國家重點推廣的項目。建設部將它納入“九五”、“十五”期間建筑業(yè)重點推廣的10項新技術之一(包含在"鋼筋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項目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