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家庭已安裝空調器,空調管道是進風口,也是噪聲入口;若已安裝電視機室外天線,天線入端也是噪聲入口。應當對這些管道及其接口進行消聲處理。窗簾、掛簾等是重要的吸聲物,又是比較精美華貴的裝飾品。采用絲絨和平絨作掛簾、窗簾的材料,可減少聲波的反射和玻璃窗的共振。室內各側面處理首先,要對地面進行隔聲、吸聲處理。處理的辦法是鋪設地毯,它的吸聲、隔聲效果比較理想。而真正的羊毛地毯比普通化纖地毯吸聲效果更好。架設木地板也是比較好的選擇,它的隔聲、吸聲效果相當不錯。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你可以貼木條來代替。當然許多家庭已經鋪設塑料磚或瓷磚地板,不過它們的吸聲和隔聲性能都比較差。其次,要對四面墻壁進行處理。普通墻壁是干抹灰的磚墻,它的吸聲系數很小,不利于欣賞音樂,這時你可以把四面墻做成木墻,來改善室內的欣賞環(huán)境。
會議室聲學設計的特點是由會議本身的規(guī)模、使用范圍和要求所決定的。
其特點有如下幾方面:
1. 會議室規(guī)模(容積和容量)的差異比所有會堂都大。小至十幾人,能容納100m3左右;大的可容納萬名聽眾,容積為100000m3用乃至更大規(guī)模的會議室,差距達千倍。因而相應的混響時間差別也很大,必須根據容積確定混凝土響時間值,通常在0.5-1.8s范圍內;
2. 會議室的等級、用途和標準的差異很大,如有本部門或本系統的會議室,也有供國際會議使用的各類會議室、室。由于等級、用途和標準不同,所用扔設備、內裝修和聲學處理,顯然也有較大的差別。
3. 由于會議室均采用強吸聲、短混響的聲學處理方式,因此,體形在聲學上作用不大,選擇比較自由。
4. 會議室根據容量和用途可采用擴聲系統,也可用自然聲,這在建筑設計和聲學處理上也將區(qū)別對待。 由于會議室以上的特點,相應地在聲學設計上引出有別于其它會堂的特點。
會議室的擴聲系統設計是聲學專業(yè)或廣播部門的工作范圍,但建筑師必須在初步設計時就應考慮有關的配合問題:
1. 確實聲控室的面積和位置,以及聲、光控制室之間的隔離問題;
2. 根據揚聲器的尺寸和配置部位,預留足夠的安裝和調試的面積,并統一考慮裝修處理;
3. 按同聲傳譯系統的標準要求,確定所需的房間的數量、面積和部位,以及內裝修的要求;
4.協調建聲與擴聲設計之間的矛盾。
布局:是影響會議室質量的一大因素。會議室裝修注意一般忌用“白色”、“黑色”之類的色調,這兩種顏色對人體將產生“反光”及“奪光”的不良效應。所以無論墻壁四周、桌椅均采用淺色色調較為適宜,如墻壁四周米黃色,桌椅淺咖啡色等,南方宜用冷色,北方宜用暖色。
從觀看效果來看,監(jiān)視器的布局常放置在相對于與會者中心的位置,人與監(jiān)視器的距離大約為屏幕的6倍高度。對小型會議室(約10人)只需采用29#至34#的監(jiān)視器即可,或者大會議室中的某一局部區(qū)采用;大型會議室應以投影電視機為主,都采用背投式,可在60#至100#之間酌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