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中的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材料之一?,F代有色金屬及其合金已成為機械制造業(yè)、建筑業(yè)、電子工業(yè)、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領域不可缺少的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
實際應用中,通常將有色金屬分為5類:
輕金屬
密度小于4500千克/立方米(0.53~4.5g/cm3),如鋁、鎂、鉀、鈉、鈣、鍶、鋇等。
重金屬
密度大于4500千克/立方米(4.5g/cm3),如銅、鎳、鈷、鉛、鋅、錫、銻、鉍、鎘、汞等。
比表面積檢測其實是比較耗費時間的工作,由于樣品吸附能力的不同,有些樣品的測試可能需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如果測試過程沒有實現完全自動化,那測試人員就時刻都不能離開,并且要高度集中,觀察儀表盤,操控旋鈕,稍不留神就會導致測試過程的失敗,這會浪費測試人員很多的寶貴時間。真正完全自動化智能化比表面積測試儀產品,才符合測試儀器行業(yè)的國際標準,同類國際產品全部是完全自動化的,人工操作的儀器國外早已經淘汰。真正完全自動化智能化比表面積分析儀產品,將測試人員從重復的機械式操作中解放出來,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工作強度,培訓簡單,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完全自動化智能化比表面積測定儀產品,大大降低了人為操作導致的誤差,提高測試精度。
有色金屬是國民經濟、人民日常生活及國防工業(yè)、科學技術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基礎材料和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農業(yè)現代化、工業(yè)現代化、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都離不開有色金屬。例如飛機、導彈、火箭、衛(wèi)星、核潛艇等武器以及原子能、電視、通訊、雷達、電子計算機等技術所需的構件或部件大都是由有色金屬中的輕金屬和稀有金屬制成的;此外,沒有鎳、鈷、鎢、鉬、釩、鈮等有色金屬也就沒有合金鋼的生產。有色金屬在某些用途(如電力工業(yè)等)上,使用量也是相當可觀的。世界上許多國家,尤其是工業(yè)發(fā)達國家,競相發(fā)展有色金屬工業(yè),增加有色金屬的戰(zhàn)略儲備。
當今有色金屬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經濟、科學技術、國防建設等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保障國家的關鍵性戰(zhàn)略資源。作為有色金屬生產大國,我國在有色金屬研究領域,特別是在復雜低品位有色金屬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上取得了長足進展。
與鋼鐵的生產相比,一般說來,有色金屬生產需要的能量是比較多的。
據統(tǒng)計,如從礦石生產每噸鋼能耗以100計,鎂為 1127,鋁為767,鎳為455,銅為352,鋅為206。因此,在有色金屬工業(yè)中,降低能耗問題非常突出。 在有色金屬的開采、選礦、冶煉、加工及再生回收過程中,有多種提取方法可資選用。就冶煉過程而言,通常分為火法冶金、濕法冶金和電冶金?;鸱ㄒ苯鹨话憔哂刑幚砭V能力大,能夠利用硫化礦中硫的燃燒熱,可以經濟地回收貴金屬、稀有金屬等優(yōu)點;但往往難以達到良好的環(huán)境保護。濕法冶金常用于處理多金屬礦、低品位礦和難選礦;電冶金則適用于鋁、鎂、鈉等活性較大的金屬的生產。這些方法要針對所處理的礦物組成選擇使用或組合使用。為了強化有色金屬的冶煉加工過程,發(fā)展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設備,如高壓浸取、流態(tài)化焙燒、有機溶劑萃取、離子交換、金屬熱還原、區(qū)域熔煉、真空冶金、噴射冶金、等離子冶金、氯化冶金以及連續(xù)鑄軋、等靜壓加工、擴散焊接、超塑成型等,大大豐富了冶金學的理論和工藝,不斷推動了有色金屬生產的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