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溫度
蒼蠅的活動受溫度影響很大。它在4~7℃時僅能爬行, 10~15℃時可以飛翔,20℃以上才能攝食、交配、產卵,30~35℃時尤其活躍,35~40 ℃因過熱而停止活動,45 ~47 ℃時致死。
飛行技術
蒼蠅善于飛翔。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6~8 千米,每晝夜飛行8~18 千米。但平常多在孳生地半徑100 ~200 米范圍內活動,大都不超過1~2 千米。
繁殖生活
每只雌蚊子一生產卵總數約為1000-3000個,它們一般把卵子產于水面,兩天后孵化成為水生的幼蟲——孑孓。孑孓以水中的藻類為食,它們經歷4次脫皮后才成長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終蛹表皮破裂,幼蚊誕生。
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蟲、蛹、成蟲4部分,一般卵1-2天,幼蟲期5-7天,蛹2-3天,成蟲羽化至吸血產卵3-7天,整個世代1-2周左右。
不同的傳播機制引起的傳染病,的效果有所不同。腸胃道傳染病,病原體隨排泄物或嘔吐物排出體外,污染范圍較為局限,如能及時正常地進行,切斷傳播途徑,中斷傳播的效果較好。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隨呼吸、咳嗽、噴嚏而排出,再通過飛沫和塵埃而播散,污染范圍不確切,進行較為困難。須同時采取空間隔離,才能中斷傳染。蟲媒傳染病則采取殺蟲滅鼠等方法。
中水平
殺滅除芽孢以外的各種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桿菌。達到中水平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類劑(碘伏、氯己定碘等)、醇類和氯己定碘的復方、醇類和季銨鹽類化合物的復方、酚類等劑,在規(guī)定條件下,以合適的濃度和有效的作用時間進行的方法。
低水平
能殺滅繁殖體(分枝桿菌除外)和親脂類病毒的化學方法以及通風換氣、沖洗等機械法。如采用季銨鹽類劑(苯扎溴銨等)、雙胍類劑(氯己定)等,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以合適的濃度和有效的作用時間進行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