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金鋼?
除了鋼中的普通元素外,鋼與其他元素,稱為合金鋼,如錳(Mn),硅(Si),釩(V),鋁(MO),鐵(Ti),鋁(Al) ,鎳(Ni),銅(Cu),硼(B),磷(P),稀土(Re)等。當在鋼中添加一種或多種元素時,鋼的性質發(fā)生變化,因此具有一般碳鋼所不具備的性能,如高強度,良好的韌性,耐磨性,耐腐蝕性,耐高溫性,低溫性阻力等。
進入 80 年代,一個涉及廣泛工業(yè)領域和專用材料門類的品種開發(fā),借助于冶金工藝技術方面的成就達到了頂峰。在鋼的化學成分-工藝-組織-性能的四位一體的關系中,次突出了鋼的組織和微觀精細結構的主導地位,也表明低合金鋼的基礎研究已趨于成熟,以前所未有的新的概念進行合金設計。
鋼中含碳量增加,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升高,但塑性和沖擊性降低,當碳含量超過0.23%時,鋼的焊接性能變壞,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結構鋼,含碳量一般不超過0.20%。碳量高還會降低鋼的耐大氣腐蝕能力,在露天料場的高碳鋼就易銹蝕;此外,碳能增加鋼的冷脆性和時效敏感性。
在一般情況下,磷是鋼中有害元素,增加鋼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變壞,降低塑性,使冷彎性能變壞。因此通常要求鋼中含磷量小于0.045%,優(yōu)質鋼要求更低些。
硫在通常情況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鋼產生熱脆性,降低鋼的延展性和韌性,在鍛造和軋制時造成裂紋。硫對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蝕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優(yōu)質鋼要求小于0.040%。在鋼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稱易切削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