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錫膏的特點:
1、印刷滾動性及下錫性好,對低至0.3mm間距焊盤也能完成的印刷(6#)
2、連續(xù)印刷時,其粘性變化極小,鋼網(wǎng)上的可操作壽命長,超過8小時仍不會變干,仍保持良好的印刷效果;
3、高溫錫膏焊接后殘貿物極少,無色且具有較高的絕緣阻抗,不會腐蝕PCB板,可達到免清洗的要求。
4、具有的焊接性能,可在不同部位表現(xiàn)出適當?shù)臐櫇裥?
5、焊錫膏印刷后數(shù)小時仍保持原來的形狀、無坍塌,貼片元件不會產生偏移;
6、具有較佳的ICT測試性能,不會產生誤判;
7、可適應不同檔次焊接設備的要求,無需在充氮環(huán)境下完成焊接,在較寬的回流焊爐溫范圍內仍可表現(xiàn)出良好的焊接性能;
8、錫銀銅錫膏熔點相對較高,對爐子要求較高,但是錫銀銅錫膏焊接效果很好,機械強度高
9、可用于通孔滾軸涂布(Paste in hole)工藝。
10、松香殘留物少,且為白色透明,高溫錫膏印刷時,保濕性好,可獲得穩(wěn)定的印刷性,脫模性,在鋼網(wǎng)上可連續(xù)印刷8小時,可焊性好,爬錫好,焊點飽滿光亮。
當你把一根錫條彎曲時,常可以聽到一陣嚓嚓聲,這便是因為正方晶系的白錫晶體間在彎曲時相互摩擦,發(fā)出了聲音。在-13.2℃以下,白錫轉變成一種無定形的灰錫。于是,成塊的錫便變成了一團粉末。錫不僅怕冷,而且怕熱。在161℃以上,白錫又轉變成具有斜方晶系的晶體結構的斜方錫。斜方錫很脆,一敲就碎,展性很差,叫做“脆錫”。白錫、灰錫、脆錫,是錫的三種同素異性體。
在唐宋時期,民間開始流行制作錫制茶具、酒具等器皿。到明朝永樂年間,錫器行業(yè)發(fā)展到頂峰,成為全國性的工匠大行,直到清末民初。錫器之所以自古以來廣受歡迎,是因為它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貯茶不變色,插花花長久”的美譽。明朝的周高起認為“為純錫為五金之母,以致茶兆,,能益水德,沸亦聲耳。
市場上最常用的低溫錫膏是由錫和鉍合金組成Sn42Bi58,這種金屬合金的熔點是138度,回流焊的作業(yè)溫度一般在170-180度左右。且它不含鉛,是無鉛錫膏中熔點溫度的一種錫膏。低熔點便有利于保護電子元器件在焊接過程中不會被高溫灼傷或。如:LED的小燈珠、塑膠類、開關類元件等都是怕高溫的元器件。
結合焊接產品的要求,針對以上的低溫錫膏的優(yōu)點來選用低溫錫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