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渣中的錫,一部分是以很細的錫粒的形態(tài),另一部分是以Sn0、Fe0、Ca0等的復(fù)硅酸鹽的形態(tài)而存在其中。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初采用鼓風(fēng)爐和反射爐熔煉貧化法,1965年后,采用煙化爐處理技術(shù),錫揮發(fā)率可達98%以上,廢渣含錫0.1%~0.25%,可降到0.09%以下。錫精礦還原熔煉時,鉭、鈮、鎢隨之進入富錫爐渣,錫渣回收采用濕法流程,可分別使鉭、鈮、鎢呈氧化物副產(chǎn)回收。粗錫精煉時,排出的渣依精煉方法不同而成分不一樣,但就含錫量來說,都屬于富錫渣。錫精煉除銅產(chǎn)出的錫渣,含Sn50%~65%,Cu10%~20%,S9%左右,錫渣回收可采用浮選焙燒硫酸浸出工藝或焙燒浸出一電沉積工藝,分別使銅以硫酸銅和電解銅的形式回收,錫殘留于錫渣中,返回冶煉錫,在工藝過程中,銅的回收率在80%以上。
錫膏的成分:錫/銀/銅系統(tǒng)中合金成分是95.4Sn/3.1Ag/1.5Cu,它具有良好的強度、抗疲勞和塑性??墒菓?yīng)該注意的是,錫/銀/銅系統(tǒng)能夠達到的熔化溫度是216~217°C,這還太高,以適于現(xiàn)時SMT結(jié)構(gòu)下的電路板應(yīng)用(低于215°C的熔化溫度被認為是一個實際的標準)。含有0.5~1.5%Cu和3.0~3.1%Ag的錫/銀/銅系統(tǒng)的合金成分具有相當好的物理和機械性能。相當而言,95.4Sn/3.1Ag/1.5Cu成本比那些含銀量高的合金低,如93.6Sn/4.7Ag/1.7Cu和95.4Sn/4.1Ag/0.5Cu。錫膏是一種焊料合金粉末以及焊劑的混合物,這種成分組合容易產(chǎn)生延遲助焊、樹脂、焊料摻混等隱形問題,還有因為合金粉末和焊劑的比重差產(chǎn)生的分離作用,合金粉末的表面積大,會帶來金屬氧化物的增加等,因而錫膏的成分中,必須使用防止分離劑和強活性劑,在錫膏選用的時候。
報廢的錫膏還可以使用嗎?很多人都會這樣問,使用報廢的錫膏有什么后果?環(huán)境對錫膏的影響錫膏對高溫氣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影響,其壽命和性能就會大大的下降。大部份錫膏所能短時間忍受的溫為26.6℃,過熱會導(dǎo)致助焊劑與錫膏本身分離,改變流動性造成印刷不良,一般來說,不建議冰凍錫膏,因為會造成催化劑沉淀,降低焊接性。所有的錫膏都有吸濕性,應(yīng)避免溫氣環(huán)境。
錫膏開封使用之后如果還有剩余且希望在下一輪組裝過程中繼續(xù)使用而不是廢棄,請再次將該錫膏容器密封,但是不可以放入冰箱內(nèi)保存,而只是放置在室溫環(huán)境下即可。這樣,有助于減少錫膏的報廢。錫膏的價格比較貴,報廢的話,對于企業(yè)來說損失比較大,即使可以通過專業(yè)錫回收處理在利用,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不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