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模具中,壓鑄模具的工作條件是較為苛刻的。壓力鑄造是使熔融金屬在高壓、高速下充滿模具型腔而壓鑄成型,在工作過程中反復與熾熱金屬接觸,因此要求壓鑄模具有較高的耐熱疲勞、導熱性耐磨性、耐蝕性、沖擊韌性、紅硬性、良好的脫模性等。因此,對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技術要求較高。
有倒拉裝置的模具必須裝好倒拉桿,頂針頂出后必須退回,否則會損壞模具型腔。 兩次開模斜抽芯模具,開模時,后模前半部分必須先彈開,否則會損壞模具型芯。 模具上方及左右有滑塊的模具,必須加裝適當的彈簧固定。 有滑塊型芯、抽芯和結構復雜易卡模之模具生產前應充分預熱(模具預熱前必須對模腔各部位打油)。 對型芯有方向要求或型腔共用之模具,須確認型芯之正確性。 確認每條冷卻水路通暢。
模具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盡可能使模具漲型力中心與壓鑄機距離最小,這樣可能使壓鑄機大杠受力比較均勻。 經常檢查模具起重吊環(huán)螺栓、螺孔和起重設備是否完好,確保重吊時人身、設備、模具。 定期檢查壓鑄機大杠受力誤差,必要時進行調整。
壓鑄模結構根據作用分類 型腔:外表面直澆道(澆口套); 型芯:內表面內澆口。 導準零件 導柱;導套。 推出機構 推桿(頂針),復位桿,推桿固定板,推板,推板導柱,推板導套。 側向抽芯機構 凸臺,孔穴(側面),鍥緊塊,限位彈簧,螺桿。 排溢系統(tǒng) 溢澆槽,排氣槽。 支承零件 定模,動模座板,墊塊(裝配,定位,安裝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