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是鲿科、黃顙魚屬一種常見的淡水魚。體延長,稍粗壯,吻端向背鰭上斜,后部側扁。頭略大而縱扁,頭背大部裸露。吻部背視鈍圓??诖?。眼中等大。鼻須位于后鼻孔前緣,伸達或超過眼后緣。鰓孔大,向前伸至眼中部垂直下方腹面。背鰭較小,具骨質硬刺,前緣光滑。脂鰭短,基部位于背鰭基后端至尾鰭基中央偏前。臀鰭基底長,起點位于脂鰭起點垂直下方之前。胸鰭側下位,骨質硬刺前緣鋸齒細小而多。腹鰭短,末端伸達臀鰭。肛門距臀鰭起點與距腹鰭基后端約相等。尾鰭深分叉,末端圓。活體背部黑褐色,至腹部漸淺黃色。沿側線上下各有一狹窄的黃色縱帶,約在腹鰭與臀鰭上方各有一黃色橫帶,交錯形成斷續(xù)的暗色縱斑塊。尾鰭兩葉中部各有一暗色縱條紋。
成年之后的黃骨魚繁衍后代一般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然繁衍,一種則是人工繁衍,自然繁衍這里就不用說了,人工繁衍則是為了大大提高黃骨魚魚苗的出生率的一種方式,一般由人工授精,授精之后的雌魚將會被農(nóng)戶們專門放到一個陰暗潮濕的產(chǎn)卵池中,黃骨魚喜暗喜濕,這樣能夠大大加大它們的后代出生率。
骨魚屬于雜食性魚類,它的繁殖力強,生長快,還可與鰱、鯪等非肉食性的魚類混養(yǎng),只要飼養(yǎng)得當,養(yǎng)1畝黃骨魚的效益是養(yǎng)普通魚的6-8倍,甚至更多。而野生資源量有限,加上江水域污染而捕撈量日漸減少,故發(fā)展人工養(yǎng)殖前景看好。
黃顙魚在養(yǎng)殖的不同階段,對飼料的營養(yǎng)和粒徑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應根據(jù)具體吃食和生長情況,靈活調(diào)整每天的投喂量,避免造成飼料浪費,同時降低應投喂不合理帶來的發(fā)病。
在投料高峰期,池塘水質經(jīng)常出現(xiàn)亞硝酸鹽,氨氮等指標超出正常值。因此,我們需定期使用生物制劑肥水、和改底,降低亞硝酸鹽、氨氮含量;另外,塘口可以適當種植如水葫蘆、革命草等水生值物,有效吸收池塘累積的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