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管理要點
一、羊的群居行為很強。
1、頭羊。
2、經(jīng)常掉隊的羊,往往不是因病,就是老弱跟不上群。
二、合群性
1、山羊好于綿羊;
2、綿羊中的粗毛羊好于細(xì)毛羊和肉用羊;
3、肉用羊很差;
4、夏、秋季牧草豐盛時,羊只的合群性好于冬、春季牧草較差時;
5、利用合群性,在羊群出圈、人圈、過河、過橋、飲水、換草場、運羊等活動時,只要有頭羊先行,其他羊只即跟隨頭羊前進并發(fā)出保持聯(lián)系的叫聲,為生產(chǎn)中的大群放牧提供了方便;
6、但由于群居行為強,羊群間距離近時,容易混群,故在管理上應(yīng)避免混群。
三、食物譜廣
1、羊的顏面細(xì)長,嘴尖,唇薄齒利,上唇中央有一中央縱溝,運動靈活,下顎門齒向外有一定的傾斜度,對采食地面低草、小草、花蕾和灌木枝葉很有利,對草籽的咀嚼也很充分,素有"清道夫"之稱。因為羊只善于啃食很短的牧草,故可以進行牛羊混牧,或不能放牧馬、牛的短草牧場也可放羊。據(jù)試驗,在半荒漠草場上,有66%的植物種類為牛所不能利用,而綿、山羊則僅38%。在對600多種植物的采食試驗中,山羊能食用其中的88%,綿羊為80%,而牛、馬、豬則分別為73%、64%和46%,說明羊的食物譜較廣,也表明羊?qū)ΨN類單調(diào)飼草料很易感到厭膩。
2、綿羊和山羊的采食特點有明顯不同:山羊后肢能站立,有助于采食高處的灌木或喬木的幼嫩枝葉,而綿羊只能采食地面上或低處的雜草與枝葉;綿羊與山羊合群放牧?xí)r,山羊總是走在前面搶食,而綿羊則慢慢跟隨后邊低頭啃食:山羊舌上苦味感受器發(fā)達,對各種苦味植物較樂意采食。粗毛羊與細(xì)毛羊相比,愛吃"走草”即愛挑草尖和草葉,邊走邊吃,移動較勤,游走較快,能扒雪吃草,對當(dāng)?shù)囟静萦休^高的識別能力;而細(xì)毛羊及其雜種,則吃的是”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