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模型的組成部分
設計古建筑模型簡單來說,只是從四個方面切入。大木作、瓦石、小木作、彩畫。
大樹作:用建筑物的骨架支撐包括柱子、梁架等在內的建筑物。中國的古建所謂“墻倒在家里也不做榻米”。必須注意比例關系和不同構件之間的重疊關系。我認為對于初學者來說,部件之間的比例關系是個難點。根據實物建造的古建筑模型,由于在模型過程中無法把握比例關系,建造古建筑模型可能沒有傳統(tǒng)古建筑那樣的和諧之美。
瓦石:填充。包括墻壁和里脊肉等在內,內容和細節(jié)很多,在一個模型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
小木作:豐滿而有細節(jié)。包括門窗等內部裝飾部分在內,都是用小樹做的內容。
彩色畫:模型有美化的作用。
古建模型誤區(qū)
古建筑模型,如果想建得更精巧,就需要踏踏實實地制作。這不能速成。初學者的建模必須放松心情。請不要光想投機的東西。那些可能只能暫時糊弄一下,但很難提高自己的水平,容易就放棄了。
這里只說一點建模初學者容易犯的誤解。樹立學習的目的,想要別人的模式,其實是有問題的。
1.我在網上看到過很多古老的建筑模型。以論壇為例,我不否認樓主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的認真態(tài)度,但能完全按照專業(yè)書或者面對實物制作模型的人并不多。更不用說個別建模的人是匆忙制作的。
單純從古建專業(yè)的角度來看,例如論壇上的一些精品模式,如果對照專業(yè)書中所述的,會有很多缺陷。雖說某寶有收費模型,也未必就好。
2.因為古建模型中精品且專業(yè)的模型真的很少,所以所謂的“取其上,取其中;從中,必須得到其下;如果取其下,就沒有所得”。從別人那里取材學習的方法可能不是“上法”,而是“下法”?!澳脕碇髁x”是不可取的。另外,在一些重要問題上有時也會失誤。
油泥模型
油泥是一種人造材料。凝固后極軟,較軟,堅硬。油泥可塑性強,黏性、韌性比黃泥(黏土模型) 強。它在塑造時使用方便,成型過程中可隨意雕塑、修整,成型后不易干裂,可反復使用。油泥價格較高,易于攜帶,制作一些小巧、異型和曲面較多的造型更為合適。一般像車類、船類造型用油泥極為方便。所以選用褐油泥作為油泥的外層是很明智的選擇。油泥的材料主要成分有滑石粉62%、凡士林30%、工業(yè)用蠟8%。
石膏模型
石膏價格經濟,方便使用加工,用于陶瓷、塑料、模型制作等方面。石膏質地細膩,成型后易于表面裝飾加工的修補,易于長期保存,適用于制作各種要求的模型,便于陳列展示。
塑料模型
塑料是一種常用制作模型的新材料。塑料品種很多,主要品種有五十多種,制作模型應用多的是熱塑性塑料,主要有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ABS工程塑
料、有機玻璃板材、泡沫塑料板材等。聚氯乙烯耐熱性低,可用壓塑成型、吹塑成型、壓鑄成型等多種成型方法。ABS工程塑料的熔點低,用電烤箱、電爐等加熱、很容易使其軟化,可熱壓、連接多種復雜的形體。有機玻璃具有適光性好、質量輕、強度高、色彩鮮艷、加工方便等特點,成型后易于保存。
木制模型
我們使用的木材一般都是經過二次加工后的原木材和人造板材。人造板材常有膠合板、刨花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等。家具的模型制作常用木頭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