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模劑是一種介于模具和成品之間的功能性物質。脫模劑有耐化學性,在與不同樹脂的化學成份(特別是苯乙烯和胺類)接觸時不被溶解。脫模劑還具有耐熱及應力性能,不易分解或磨損;脫模劑粘合到模具上而不轉移到被加工的制件上,不妨礙噴漆或其他二次加工操作。由于注塑、擠出、壓延、模壓、層壓等工藝的迅速發(fā)展,脫模劑的用量也大幅度地提高。
-噴射不均引起:改善涂布;
-噴涂流淌引起:調整噴涂量;
-擦拭引起:選擇脫模劑硬度及溶劑體系;
-蒸發(fā)引起:固體分溶解度不同或溶劑溶解能力不同,橘皮現(xiàn)象, 蒸發(fā)時固體析出時不能形成均勻皮膜,調整分散劑和溶劑;
-樹脂流動引起:易于轉折處出現(xiàn),模具設計時克服;
-氣泡引起:制品表面有許多細小氣泡坑,原料問題或脫模劑消泡性能,脫模劑和模具間有空隙卷進空氣或模具表面粗糙等,提高脫模劑硬度;
-制品收縮引起:收縮應力超過抗張力,同心斑痕,主要選擇材料收縮率,注入壓力等調整;
-模具材料熱容量引起:模具補強材料熱容量分布不同,儲存熱量不同,高溫處反應快而產生;或高溫處熔解脫模劑而引起,模具材料。
配方一:水基型 [1] 脫模劑
基本組分:石蠟5~20份,硬脂酸5~8份,植物油5~10份,助乳化劑5~8份,氫氧化鉀計算量,其他輔料適量,尼泊金乙酯適量,去離子水至100份。
將石蠟、硬脂酸、助乳化劑、輔助油性原料加一容器中加熱至60~80℃熔化, 將水、堿劑、輔助水性原料等放在另一容器中,混合均勻加熱至80~90℃; 使油相與水相溫度基本保持一致,然后在劇烈攪拌下將水相慢慢加入到油相中,慢慢乳化、轉相,攪拌速度隨乳化溫度降低而逐漸減慢, 攪拌至室溫后出產品,得白色水包油型乳劑。得到結果表明,脫模效果跟性能測試都很不錯。
配方二:聚氨酯水性脫模劑
聚氨酯水性脫模劑,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
乳化蠟液:10%~15%;硅油乳液:15%~20%;改性硅油乳液:5%~8%;去離子水:50%~55%;乳化劑:4.5%~6%;添加劑:0.5%~1%;防腐劑:0.3%~0.5%。這種水性脫模劑,主要應用于聚氨酯制品生產過程澆注成型后離型,給予多數(shù)聚氨酯成型良好的脫模效果。其特點是該產品以水為分散相,形成的水溶物既具備使聚氨酯泡沫脫模的功能,又具備生物降解性,無VOC等有害物質產生,環(huán)保性強;而且水作為稀釋劑,無污染易得,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