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的抗震鑒定
建筑的抗震鑒定是通過檢查現(xiàn)有建筑的設計、旋工質(zhì)量和現(xiàn)狀,按規(guī)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對其在地震作用下的性進行評估。建筑進行抗震鑒定的目的是為了在對現(xiàn)有建筑的抗震能力進行鑒定以后,并進行抗震加固或采取其它抗震減災措麓,使現(xiàn)有建筑在遭遇到相當于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影響時,一般不致倒塌傷人或砸壞重要生產(chǎn)設備,經(jīng)修理后仍可繼續(xù)使用。對現(xiàn)有建筑的抗震鑒定應包括下列內(nèi)容及要求:
(1)原始資料搜集。收集并審閱原設計圖和竣工圖,以及工程地質(zhì)報告、歷次加固和改造設計圖、事故處理報告,竣工驗收文件和檢查觀測記錄等。
(2)現(xiàn)狀調(diào)查。應調(diào)查原始資料與現(xiàn)狀相符合程度、施工質(zhì)量和維護狀況,并注意有關的非抗震問題。
(3)綜合抗震能力分析。應根據(jù)各類建筑結構的特點,采用相應的逐級鑒定的方法,綜合考慮結構布置構造和抗震承載力的確定。
(4)鑒定結論和處理意見。應對現(xiàn)有建筑整體抗震性能做出評價,對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提出相應的抗震減災措施。
對現(xiàn)有建筑的抗震鑒定,應根據(jù)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不
同的建筑結構類型,檢查的重點項目和要求可不同,鑒定方法也可不同。對于建筑的重點部位與一般部位來說,應著重檢查影響該類建筑結構整體抗震性能的關鍵部位和易導致局部倒塌傷人的構件和部件,并檢查地震時可能造成次生災害的部位,對難以加固的一般部位可適當降低鑒定要求。對抗震性能有整體影響的構件和有局部影響的構件,可采取相應的鑒定要求。
對建筑的抗震鑒定可通過逐級方法進行,分為以宏觀控制、構造鑒定為主進行綜合評價的級鑒定,以及以抗震驗算為主考慮構造影響進行綜合評價的第二級鑒定。符合級鑒定各項要求的建筑即滿足抗震鑒定要求,可不再進行第二級鑒定;不符合級鑒定要求時,一般情況下.應進行第二級鑒定,明顯不符合時可采取加固或相應措旋。對現(xiàn)有建筑的宏觀控制和構造鑒定,宜包括下列的基本內(nèi)容及要求:
1)多層建筑的高度和層數(shù)超過鑒定標準章程規(guī)定的值時宜專門研究。
2)建筑的平面、立面、質(zhì)量、剛度和培 墻體等抗側(cè)力構件在平面內(nèi)的分布明顯不對稱時應考慮地震扭轉(zhuǎn)效應的不利影響;結構豎向構件上下不連續(xù)或剛度沿高度分布突變,應提高其薄弱部位的抗震鑒定要求。
3)結構體系應注意部分結構或構件破壞導致整個體系喪失抗震能力或?qū)χ亓Φ某休d能力的可能性,當房屋有錯層或不同類型結構體系相連時,應提高其相應部位的抗震鑒定要求。
4)結構構件的尺寸、截面形式、配筋等明顯不利于抗震時,宜提高該構件的構造要求。
5)結構構件的連接構造應使結構有較好的整體性,裝配式廠房應有較完整的支撐系統(tǒng)。
6)非結構構件與主體結構應有可靠連接,位于出入口及臨街處,其構造要求應適當提高。
7)結構材料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規(guī)范中所規(guī)定的要求。
8)當建筑建造于不利地段時,尚應符合地基基礎的有關要求。同時,現(xiàn)有建筑的抗震鑒定要求可根據(jù)建筑所在地段場地、地基和基礎等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做下列調(diào)整:6~7度時及建造于對抗震有利地段的建筑??刹贿M行場地對建筑影響的鑒定;8~9度且建筑場地為條狀突出山嘴、高聳孤立山丘、非巖石陡坡、河岸和邊坡的邊緣等不利地段時,應考慮地震影響的增大,并對其地震穩(wěn)定性、地基滑移及對建筑的可能危害進行評估,非巖石斜坡的坡度及建筑場地與坡腳的高差均較大時,宜考慮局部地形導致地震影響的增大;在河岸或海邊的乙類建筑,當液化層面向河心或海邊傾斜時,應考慮液化后土體滑動與開裂的危險;i類場地上乙、丙類建筑的構造要求,7~9度時可降低一度,iv類場地、復雜地形、嚴重不均勻土層上的建筑以及同一建筑單元存在不同類型基礎時,可適當提高鑒定要求;有全地下室、箱基、筏基和樁基的建筑可適當降低上部結構的抗震鑒定要求;建筑群中相鄰建筑間距很小時,應提高相關部位的抗震鑒定賕求。
二、建筑抗震加固設計
在完成了抗震鑒定基礎上,根據(jù)需要進行抗震加固設計。加固方案應根據(jù)抗震鑒定結果綜合確定,可包括整體房屋加固、區(qū)段加固或構件加固,并宜結合維修改造、改善使,井注意減少對生用功能、注意美觀。加固方法應便于施工產(chǎn)、生活的影響?,F(xiàn)有建筑的有關非抗震問題也應一并考慮??拐痂b定結果是抗震加固的主要依據(jù),但在抗震加固設計之前,仍應對建筑的現(xiàn)狀進行深入調(diào)查,特別應查明建筑物是否存在局部損傷等,對已存在的損傷應進行專門分析,在抗震加固時一并加以考慮,以便達到效果。同時也要考慮到建筑物是否面臨維修或者從使用布局上近期需要進行調(diào)理,盡量避免抗震加固后,再進行維修改造,損傷已有建筑。
對建筑物進行抗震加固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1)可通過增設支撐的方法和增設抗震墻的方法,改變傳力途徑。
(2)可加設拉桿(梁)、加設構造柱和加設圈梁的方否存在局部損傷等,對已存在的損傷應進行專門分析,在抗震加固時一并加以考慮,以便達到效果。同時也要考慮到建筑物是否面臨維修或者從使用布局上近期需要進行調(diào)整,以及外觀需要改善等因素,宜在抗震加固中一起進行處理,盡量避免抗震加固后,再進行維修改造,損傷已有建筑。
(3)可通過粘貼鋼板法、替換構件法、噴射混凝土法、型鋼網(wǎng)箍法、鋼筋混凝凝土面層法、鋼筋網(wǎng)水泥砂漿面層法或水泥砂漿面層法,增強強度提高延性。
我國房屋建筑中,磚砌體結構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因此我們以鋼筋網(wǎng)水泥砂漿面層法為例,詳細的分析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