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等煙葉中去挑選中華原料比例不大,當年一般僅10%左右,需要提供的數量很大。記得1980年煙葉減產,上等煙緊張,山東臨沂地區(qū)有7包上等煙調到開封煙廠,省公司知道后,責成必須追回,調給上海,否則停止對開封一切調運,開封煙廠只得把7包煙葉用零擔運往上海,說明了對上海調撥上等煙保證中華煙生產的嚴肅性。
人到了暮年就喜歡回憶,過去的那些人和事歷歷在目。我一輩子在行業(yè)里沉浮,自然想的都是的事,尤為對上海過去的一些卷煙品牌難以忘懷。在中華卷煙誕生50周年的時候,我曾講過中華產供銷的一些情況,如今,年產100萬箱中華專線技術改造工程已經啟動,這是中華品牌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
1990年,中國要舉行亞洲運動會,恰巧亞運會的吉祥物是可愛的熊貓,北京要求上海能供應熊貓,但熊貓受原料的限制,不能成批量的生產。市公司研究決定采用一牌兩色的方案,即用熊貓的牌號和商標,將底版改成桔黃色,配方水平稍高于中華又低于藍色熊貓,規(guī)格為84毫米過濾嘴。當時共生產了一百箱黃熊貓,又生產了三箱藍熊貓,共一百零三箱熊貓供應了亞運會之用。黃熊貓就由此而生。
品牌規(guī)格
84mm硬盒熊貓(典藏版)兩包裝禮盒(1997-2004)15mg 20支裝×2,打火機、水晶座
84mm硬盒熊貓(典藏版)五包裝禮盒(2005年起)
15mg 20支裝×5,打火機、水晶座
84mm硬盒熊貓(時代版)(2004年起)
15mg 20支裝×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