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機器人還不夠智能
在用到送餐機器人的商家看來,機器人功能顯得有些“雞肋”。
目前餐廳服務機器人只能把菜端到桌旁,不能完成擺盤,只能由顧客自己動手完成。機器人只能按照預先設定好的路徑行走,也無法和顧客“愉快”聊天。
目前餐廳機器人還無法實現(xiàn)服務員的所有功能,不具備自主服務能力,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化還存在技術門檻。在餐廳這種應用場景中,常規(guī)性的送餐、配菜需求機器人可以滿足;但是,如果顧客有些非常規(guī)性的需求,機器人就搞不定了,目前國內的餐廳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很有限,有一定“智商”卻沒有“情商”。
如何成為真正的大廚和貼心的服務生?專家們認為,還要解決機器人“看”“聽”和“說”的問題。視覺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這些都是機器人們成為“靠譜”服務員路上的門檻。
語音技術提升能夠解決餐廳機器人很大一部分問題,語音技術有三個難點需要攻破。餐廳畢竟是個非常嘈雜的環(huán)境,所以餐廳機器人需要非常靈敏的“耳朵”能夠聽到你在說什么,不止如此,餐廳里面有不同的聲源,餐廳機器人還需要做到能夠準確識別點菜信息,更重要一點是,點單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顧客隨時可能更改,也有人突然插話,所以送餐機器人還要做到顧客說話時,機器人停止對話,顧客更改菜品時,機器人也能更改菜品信息。
盡管餐廳機器人功能在目前看來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修改,但是從不足中,我們也能欣慰的看到,一個完整的真正的機器人需要各種技術支持,需要各種技術不斷優(yōu)化,成熟化,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機器人產品。
送餐機器人并不完美,卻是款走入尋常百姓生活的機器人產品,它更像一個號角,正在召喚更多的機器人產品來到你我身邊。
基準人工智能,是基準工業(yè)設計旗下專業(yè)從事機器人與無人機設計的部門,專注于工業(yè)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無人機的產品策略、市場研究、外觀設計、結構設計、機構設計等。在深圳、佛山、長沙、武漢等地開展相關的設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