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判斷
1、整流模塊損壞
通常是由于電網(wǎng)電壓或內部短路引起。在排除內部短路情況下,更換整流橋。在現(xiàn)場處理故障時,應重點檢查用戶電網(wǎng)情況,如電網(wǎng)電壓,有無電焊機等對電網(wǎng)有污染的設備等。
2、逆變模塊損壞
通常是由于電機或電纜損壞及驅動電路故障引起。在修復驅動電路之后,測驅動波形良好狀態(tài)下,更換模塊。在現(xiàn)場服務中更換驅動板之后,須注意檢查馬達及連接電纜。在確定無任何故障下,才能運行變頻器。
起動時一升速就跳閘,這是過電流十分嚴重的現(xiàn)象,主要檢查
① 工作機械有沒有卡住
② 負載側有沒有短路,用兆歐表檢查對地有沒有短路
③ 變頻器功率模塊有沒有損壞
④ 電動機的起動轉矩過小,拖動系統(tǒng)轉不起來
起動時不馬上跳閘,而在運行過程中跳閘,主要檢查
① 升速時間設定太短,加長加速時間
② 減速時間設定太短,加長減速時間
③ 轉矩補償(U/F比)設定太大,引起低頻時空載電流過大
④ 電子熱繼電器整定不當,動作電流設定得太小,引起變頻器誤動作
逆變器件的介紹:上次我們向大家介紹了普通晶閘管(SCR)和門極關斷晶閘管(GTO),重要是讓大家了解變頻器中逆變器件是如何工作的,它們起到什么作用!接下來我們講:大功率晶體管(GTR)-大功率晶體管,也叫雙極結型晶體管(BJT)。
1、 變頻器用的GTR一般都是(復合管)模塊,其內部有三個極分別是集電極C、發(fā)射極E和基極B。根據(jù)變頻器的工作特點,在晶體管旁還并聯(lián)了一個反向連接的續(xù)流二極管。又根據(jù)逆變橋的特點,常做成雙管模塊,甚至可以做成6管模塊。
在VVVF的實施,有兩種基本的調制方法:
1.脈幅調制 (PAM) 逆變器所得交流電壓的振幅值等于直流電壓值(Um=Ud)。因此,實現(xiàn)變頻也是變壓的容易想到的方法,便是在調節(jié)頻率的同時,也調節(jié)直流電壓;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變頻器在改變輸出頻率的同時,也改變了電壓的振幅值,故稱為脈幅調制,常用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表示。 PAM需要同時調節(jié)兩部分:整流部分和逆變部分,兩者之間還必須滿足Ku和Kf間的一定的關系,故其控制電路比較復雜。
2.脈寬調制(PWM) 把每半個周期內,輸出電壓的波形分割成若干個脈沖波,每個脈沖的寬度為T1,每兩個脈沖間的間隔寬度為T2,那么脈沖的占空比Υ=T1/(T1+T2)。
這時,電壓的平均值和占空比成正比,所以在調節(jié)頻率時,不改變直流電壓的幅值,而是改變輸出電壓脈沖的占空比,也同樣可以實現(xiàn)變頻也變壓的效果。當電壓周期增大(頻率降低),電壓脈沖的幅值不變,而占空比在減小,故平均電壓降低。
此法的特點是,變頻器在改變輸出頻率的同時,也改變輸出電壓的脈沖占空比(幅值不變)故稱為脈寬調制,常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表示。
PWM只須控制逆變電路便可實現(xiàn),與PAM相比,控制電路簡化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