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礦山服務期可分為三個階段:
(1)可行性研究階段,為確定礦體開采是否經濟。根據地質勘探報告和工程判斷,初步劃分邊坡設計區(qū),擬定采場的幾個可能的輪廓線。
(2)礦山設計階段,根據邊坡巖體詳細工程地質勘探和試驗結果,對所有邊坡設汁方案進行穩(wěn)定性評價和經濟效益分析,進而為礦山開采提供的邊坡設計方案和明確的邊坡位置、邊坡角。
(3)礦山開采階段,根據開采過程中所積累的地質構造、地下水壓力、巖體力學性質資料以及已形成邊坡的穩(wěn)定性狀態(tài),驗證原設計的假定和結論;必要時,進行局部修改設計或重新設計 。
建筑物的布局應依山就勢,防止大挖大填。對于平整場地而出現(xiàn)的新邊坡,應及時進行支擋或構造防護。
應根據邊坡類型、邊坡環(huán)境、邊坡高度及可能的破壞模式,選擇適當?shù)倪吰路€(wěn)定計算方法和支擋結構型式。
邊坡的支擋結構應進行排水設計。對于可以向坡外排水的支擋結構,應在支擋結構上設置排水孔。排水孔應沿著橫豎兩個方向設置,其間距宜取2m~3m,排水孔外斜坡度宜為5%,孔眼尺寸不宜小于100mm。支擋結構后面應做好濾水層,必要時應作排水暗溝。支擋結構后面有山坡時,應在坡腳處設置截水溝。對于不能向坡外排水的邊坡,應在支擋結構后面設置排水暗溝。
3 施工工藝:
漿砌片石護坡視巖土情況設置砌石基礎,其埋深至少為護坡厚度的1.5倍,在冰凍地區(qū)應設置在冰凍線以下,砌石護坡應每隔10~15m設置寬2cm的伸縮縫(或沉降縫),用瀝青麻筋或竹筋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