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能效等級、能效比
1.1、能效等級
代表了空調的節(jié)能情況,但是不于此,同匹數的不同能效等級往往體現了空調的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同樣是1.5匹掛機,新三級空調比新一級空調配置嚴重縮水,能效等級下降的同時,雙排或1.6排銅管改成單排銅管,同時電子膨脹閥減配,改用毛細管,而且部分外機電機改用交流電機,再加之價格差不多,選新三級空調實在沒必要。
同樣是3匹柜機,新三級空調比新一級空調,不只減配壓縮機和節(jié)流元件,同時兩者分別屬于變頻空調和全直流變頻空調,上文也說了:全直流變頻空調的整個系統(tǒng)都是直流變頻,可以自主調節(jié)運行頻率,運行調節(jié)更,溫度波動小,省電、安靜、壽命長。
選購建議:新一級能效>新三級能效,除非預算有限,否則能選新一級就不要選新三級。
雙排
單排銅管
(3)節(jié)流元件
變頻空調外機使用電子膨脹閥更優(yōu)于使用毛細管。
毛細管利用制冷劑在管道內流動的阻力來節(jié)流,流量隨著進出口壓力差變化。
而電子膨脹閥調節(jié)溫度范圍大精度高,動作快速、準確,可隨著壓縮機轉數調節(jié)流速,控制流量,限度的節(jié)約能耗。
比如格力,在市場3匹空調普遍減配改用毛細管的情況下,依然堅持使用電子膨脹閥。
選購建議:電子膨脹閥>毛細管。
(6)重量
簡單粗暴的判斷辦法就是看外機重量——重量越重,說明用料越多越足,比如冷凝器銅管排數會更多,制冷劑充足量更大,性能更好。
格力就出了名的喜歡用料足,夠耐用,質量上去了的結果,就是外機重量一款比一款重。
選購建議:當我們不清楚外機配置時,可以通過重量來輔助判斷空調的用料。
3、內機參數
內機主要決定空調的各種具體功能和部分性能,比如各種送風方式。
(1)導風板設計
導風板的種類和檔次基本上就體現了空調檔次,特別是掛機表現為明顯。
導風板設計決定了出風位置,送風幅度,出風口能否全閉合,這直接影響空調的送風功能。
一些低端空調導風板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送風方向,即掛機上下掃風,圓柱機左右掃風,配置電機數量少,則內機成本低;越高端空調的送風方式越復雜,導風板構造越復雜,用于控制風向的配置電機數量越多,則內機成本也自然越高。
⑦進出風口全閉合防塵
通過風口全閉合設計,避免內部落灰。
⑧衡溫立體送風
通過掛機的運動大導風板技術和柜機的分布式送風技術,實現淋浴式制冷——冷風不直吹,托風效果好,還能選擇近場還是遠場防直吹;地毯式制熱——熱風先暖足,壓風效果好,暖風落地范圍大,使舒適溫度有效送達更遠、更廣范圍,讓空間溫度更均勻。
⑨二代冷酷外機,支持-35℃-60℃寬溫運行
格力二代冷酷外機雖然在用料設計上有點不及一代冷酷外機,但換熱能力依然很強,散熱能力比普通空調外機許多,能適應高環(huán)境溫度制冷,支持-35℃-60℃寬溫運行,家里有監(jiān)獄機位的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