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質量和效率受多個因素直接影響,操作中需重點控制。
材料匹配:需根據工件材質(如鋼、鋁、銅)選擇對應的焊接方法和填充材料,避免出現裂紋、未熔合等缺陷。
工藝參數:不同焊接方法的核心參數不同,例如電弧焊需控制電流、電壓、焊接速度,激光焊需調節(jié)激光功率、光斑大小。
環(huán)境條件:潮濕、有風、粉塵多的環(huán)境會影響焊接穩(wěn)定性,需采取防護措施,如使用防風棚、烘干焊條。
是焊接操作的前提,必須嚴格遵守防護要求,避免人身傷害。
防觸電:檢查焊接設備接地是否良好,操作時佩戴絕緣手套和絕緣鞋,避免濕手接觸設備。
防弧光傷害:佩戴專用焊接面罩(配合適遮光鏡片),避免弧光直射眼睛;穿阻燃工作服,保護皮膚不被弧光灼傷。
防有害氣體與煙塵:在通風不良環(huán)境下使用排煙設備,必要時佩戴防塵防毒口罩,減少臭氧、氮氧化物及金屬煙塵吸入。
防火防爆:清理焊接現場的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汽油),配備滅火器;焊接盛裝過易燃液體的容器前,需徹底清洗并通風。
防護準備
操作人員穿戴全套防護裝備:阻燃工作服(覆蓋四肢)、絕緣手套(耐壓≥500V)、絕緣鞋、焊接面罩(根據焊接電流選擇遮光號,如電弧焊選 8-12 號鏡片)。
清理作業(yè)現場,將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汽油、紙箱)移至 5 米以外,配備適用的滅火器(如干粉滅火器,針對電氣火災),設置警示標識(如 “焊接作業(yè)中,禁止入內”)。
若在密閉空間(如容器內)作業(yè),需提前通風(通風量≥3 次 / 小時),并檢測氧氣濃度(19.5%-23.5%)和有害氣體濃度,必要時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記錄與交接
填寫焊接作業(yè)記錄,內容包括工件編號、焊接方法、工藝參數、焊接時間、操作人員、檢查結果,確保可追溯。
將焊接完成的工件移交下道工序(如機加工、裝配),并交接關鍵注意事項(如是否需避免碰撞、后續(xù)熱處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