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鋼組合板及全鋼大模板在內的鋼模板產量為3970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為6.6%%。每年新生產鋼模折算成重量約為 300萬噸,相當于43個法國埃菲爾鐵塔鋼材用量(埃菲爾鐵塔鋼材用量7萬噸),27個北京鳥巢鋼材用量(北京鳥巢鋼材用量11萬噸),3.7座杭州灣跨 海大橋的鋼材用量(杭州灣跨海大橋鋼材用量80萬噸)
2009年木膠合板模板市場規(guī)模為3億平方米,同比增速為8.4%;其年產量為 7730萬平方米,同比增速為9.7%。竹膠合板模板的市場規(guī)模為1.22億平方米,同比增速為7.9%;其年產量為 314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9.1%。每年有近1.1億平方米竹/木材生產建筑模板。
據(jù)測算,為生產這些木模板,每年需砍伐1600萬棵直徑為30厘米的大樹,即1萬公頃森林面積。這1萬公頃森林,每年可產生氧氣270萬噸,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360萬噸,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1000噸,每年可吸附/阻擋粉塵12萬噸。 2 建筑模板格局將悄然改寫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有企業(yè)在探索這種復合材料建筑模板,但由于材料技術 難題一直沒有攻克,此項產品開發(fā)基本上被擱置。隨著高分子復合材料合成技術作為國家863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成果,經過國內一批重點高校、研究院所的專業(yè)技 術人員多年的研究開發(fā)而成熟完善,復合材料模板研制工作才得以繼續(xù)。
上世紀70年代初,我國建筑結構以磚混結構為主,建筑施工用模板以木模板為主。 上世紀80年代初,各種新結構體系不斷出現(xiàn),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猛增。由于我國木材資源十分貧乏,在“以鋼代木”方針的推動下,我國研制成功了組合鋼模板先進施工技術,改革了模板施工工藝,節(jié)省了大量木材,鋼模板推廣應用面曾達到75%%以上,鋼模板生產廠曾達到1000多家,鋼模板租賃企業(yè)曾達到1.3萬多 家,年節(jié)約代用木材約1500萬立方米,取得了重大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建筑結構體系又有了很大發(fā)展,高層建筑、超高層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大量興建,大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鐵路等飛速發(fā)展,對模板、腳手架施工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不斷引進國外的模架體系,同時也研制開發(fā)了多種新型模板和腳手架。當前,我國以組合式鋼模板為主的格局已經打破,已逐步轉變?yōu)槎喾N模板并存的格局,組合式鋼模板的應用量正在下降,新型模板的發(fā)展速度很快。
木材泛指用于工民建筑的木制材料,通常被為軟材和硬材。工程中所用的木材主要取自樹木的樹干部分。木材因取得和加工容易,自古以來就是一種主要的建筑材料。
木材按樹種進行分類,一般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
防腐木是采用防腐劑滲透并固化木材以后使木材具有防止腐朽菌腐朽功能、生物侵害功能的木材。種類
木材可分為針葉樹材和闊葉樹材兩大類。杉木及各種松木、云杉和冷杉等是針葉樹材;柞木、水曲柳、香樟、檫木及各種樺木、楠木和楊木等是闊葉樹材。中國樹種很多,因此各地區(qū)常用于工程的木材樹種亦各異。東北地區(qū)主要有紅松、落葉松(黃花松)、魚鱗云杉、紅皮云杉、水曲柳;長江流域主要有杉木、馬尾松;西南、西北地區(qū)主要有冷杉、云杉、鐵杉。
柱模板 采用18mm 竹膠合板模板在木工車間制作施工現(xiàn)場組拼,豎向內楞采用60×80 木方@250左右,柱箍采用圓鋼管48×3.5,柱截面B方向或柱截面H方向間距200~350,用可回收的M12普通穿墻螺栓加固,四周加鋼管拋撐。柱邊角處采用木板條找補海棉條封堵,保證楞角方直、美觀。斜向支撐,起步為150mm,每隔1500mm 一道,采用雙向鋼管對稱斜向加固(盡量取45°),柱與柱之間采用拉通線檢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