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的黏度是齒輪油的主要質量指標。黏度大其耐負荷能力大,但黏度過大也會給循環(huán)潤滑帶來困難,增加齒輪的運動阻力,以致發(fā)熱而造成動力損失。因而,黏度要合適,特別是加有極壓抗磨劑的油,其耐負荷性能主要靠極壓抗磨劑,這類油黏度不能過高。要有良好的熱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抗磨損、耐負荷性能,良好的抗泡沫性能,良好的抗乳化性能,良好的防銹、防腐性,良好的抗剪切安定性。
1)潤滑傳動系統(tǒng),減少齒輪及其它運動部件的磨損,保證傳動系統(tǒng)正常運動,延長使用壽命。
(2)減少齒倫傳動仆的摩擦和傳動損失,提高機械效率。
(3)冷卻傳動機件。齒輪傳動,由于齒面接觸摩擦會產生大量熱量,如不及時散發(fā)掉,就會在齒面局部造成高溫,嚴重的還會造成燒蝕和粘接。齒輪油在循環(huán)潤滑過程中不斷將熱量帶走,通過空氣與傳動機構殼體散發(fā)出去,保證傳動機件正常工作。
(4)防止腐蝕與銹蝕。
(5)降低齒面沖擊與傳動噪聲。
(6)齒輪油有洗滌作用,能不斷將結在齒輪表面的污染物和固體顆粒沖洗干凈。
GL-4中負荷車輛齒輪油質量控制指標
本系列產品是采用高粘度指數基礎油,加入抗氧、防銹、防腐和極壓等多種添加劑制得,具有良好的極壓抗磨性、抗擦傷性、熱氧化安定性、防腐性、防銹性和貯存安定性。
適用于低速高低扭矩、高速低扭矩下操作的手動傳動箱、螺旋傘齒輪特別是各種車用的準雙曲線齒輪潤滑,也可用于要求使用API GL-4規(guī)格油品的各種國產和進口車輛。
潤滑材料發(fā)展趨勢
由于齒輪的形式和結構趨于成熟,其在工業(yè)實踐中的變化主要是尺寸、負荷和環(huán)境。齒輪潤滑的發(fā)展除了潤滑裝置與設計的發(fā)展之外,在潤滑材料方面也有幾個突出的趨勢值得注意:
(1)總體技術要求是在保證不降低極壓性能的前提下,更好地兼顧腐蝕、氧化等要求,延長換油期和齒輪裝置壽命。
(2)產品開發(fā)方面是通用和專用的平衡,比如在車用潤滑油方面,2105E規(guī)格等對于軍隊、野外施工等獨立場所強調通用和簡化品種;而對于民用、集團消費等有必要將驅動橋用油與變速箱用油分開以限度改進各自的潤滑。
(3)從市場方面看齒輪油的需求也有兩面性,一方面追求規(guī)格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工況越來越苛刻,需要具有潤滑耐久性、經濟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種齒輪油,需要采用優(yōu)質的合成油以及特別的添加劑配伍,保證齒輪傳動裝置良好平穩(wěn)運行,減少因潤滑不良造成的經濟損失,降低設備維護成本,防止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是滿足基本使用性能而成本占優(yōu)的油品,仍將在傳統(tǒng)市場占有主導地位,其中基礎油和添加劑的成本都必須很有競爭力,需要添加劑在低劑量下仍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