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個獨立的奇偶校驗信息塊。兩個獨立的奇偶系統(tǒng)使用不同的算法,數據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兩塊磁碟同時失效也不會影響數據的使用。但RAID 6需要分配給奇偶校驗信息更大的磁碟空間,相對于RAID 5有更大的“寫損失”,因此“寫性能”非常差。較差的性能和複雜的實施方式使得RAID 6很少得到實際套用。
常見的RAID6組建類型 RAID 6(6D + 2P)
1 RAID 6(6D + 2P)原理
和RAID 5相似,RAID 6(6D + 2P)根據條帶化的數據生成校驗信息,條帶化數據和校驗數據一起分散存儲到RAID組的各個磁碟上。在圖1中,D0,D1,D2,D3,D4和D5是條帶化的數據,P代表校驗數據,Q是第二份校驗數據。
RAID 6校驗數據生成公式(P和Q):
P的生成用了異或
P = D0 XOR D1 XOR D2 XOR D3 XOR D4 XOR D5
Q的生成用了係數和異或
Q = A0*D0 XOR A1*D1 XOR A2*D2 XOR A3*D3 XOR A4*D4 XOR A5*D5
D0~D5:條帶化數據
A0~A5:係數
XOR:異或
*:乘
在RAID 6中,當有1塊磁碟出故障的時候,利用公式1恢複數據,這個過程是和RAID 5一樣的。而當有2塊磁碟同時出故障的時候,就需要同時用公式1和公式2來恢複數據了。
各係數A0~A5是線性無關的係數,在D0,D1,D2,D3,D4,D5,P,Q中有兩個未知數的情況下,也可以聯(lián)列求解兩個方程得出兩個未知數的值。這樣在一個RAID組中有兩塊磁碟同時壞的情況下,也可以恢複數據。
上面描述的是校驗數據生成的算法。其實RAID 6的核心就是有兩份檢驗數據,以保證兩塊磁碟同時出故障的時候,也能保障數據的。
RAID 0是把所有的硬碟并聯(lián)起來成為一個大的硬碟組。其容量為所有屬于這個組的硬碟的總和。所有數據的存取均以并行分割方式進行。由于所有存取的數據均以平衡方式存取到整組硬碟里,存取的速度非???。越是多硬碟數量的RAID 0陣列其存取的速度就越快。容量效率方面也是所有RAID格式中的,達到。但RAID 0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它跟普通硬碟一樣沒有一點的冗余能力。一旦有一個硬碟失效時,所有的數據將盡失。沒法重組回來!一般來講,RAID 0只用于一些已有原數據載體的多媒體檔案的高速讀取環(huán)境。如視頻點播系統(tǒng)的數據共享部分等。RAID 0只需要兩個或以上的硬碟便能組成。
如何增加磁碟的存取速度,如何防止數據因磁碟的故障而丟失及如何有效的利用磁碟空間,一直是電腦專業(yè)人員和用戶的困擾,而大容量磁碟的價格非常昂貴,對用戶形成很大的負擔。磁碟陣列技術的產生一舉解決了這些問題。
過去十幾年來,CPU的處理速度增加了五十多倍,記憶體的存取速度也大幅增加,而數據儲存裝置--主要是磁碟--的存取速度只增加了三、四倍,形成電腦系統(tǒng)的瓶頸,拉低了電腦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若不能有效的提升磁碟的存取速度,CPU、記憶體及磁碟間的不平衡將使CPU及記憶體的改進形成浪費。
磁碟陣列中針對不同的套用使用的不同技術,稱為RAID 等級。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縮寫,而每一等級代表一種技術。目前業(yè)界經常套用的RAID等級是RAID 0~RAID 5。這個等級并不代表技術的高低,RAID 5并不高于RAID 3。至于要選擇那一種RAID 等級的產品,純視用戶的操作環(huán)境及套用而定,與等級的高低沒有必然的關係。
刪除
我們向硬碟里存放檔案時,系統(tǒng)首先會在檔案分配表內寫上檔案名稱稱、大小,并根據數據區(qū)的空閑空間在檔案分配表上繼續(xù)寫上檔案內容在數據區(qū)的起始位置。然后開始向數據區(qū)寫上檔案的真實內容,一個檔案存放操作才算完畢。
刪除操作卻簡單的很,當我們需要刪除一個檔案時,系統(tǒng)只是在檔案分配表內在該檔案前面寫一個刪除標誌,表示該檔案已被刪除,他所占用的空間已被“釋放”, 其他檔案可以使用他占用的空間。所以,當我們刪除檔案又想找回他(數據恢復)時,只需用工具將刪除標誌去掉,數據被恢復回來了。當然,前提是沒有新的檔案寫入,該檔案所占用的空間沒有被新內容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