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1)居民住宅區(qū)、小區(qū)
2)商店街、商業(yè)設施 :購物中心,車站,市場,餐飲店,超市等
3)紙張加工廠:印刷、裝訂工廠,切紙廠,紙盒和紙箱的生產工廠,報社等
4)企業(yè)、辦公場所等
5)學校等教育機構
再生產業(y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紙張使用量快速上升,廢紙大量產生。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紙及紙板的消費國,2003年紙消費量為4806萬噸,廢紙回收量保守估計為1400萬噸。
模制產品:紙模包裝制品可廣泛用于產品的內包裝,可替代發(fā)泡塑料。
日用品或工藝專用品:難于處理的廢紙可通過破碎、磨制、加入黏結劑和各種填料后再成型,生產肥皂盒、鞋盒、隔音紙板、裝置紙。
生產土木建筑材料:主要制造隔熱保溫材料或復合材料、灰泥材料等。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傳統(tǒng)標號的品質由于海外廢紙回收模式的變化也發(fā)生了一些改變,例如美廢8#含報量降低的問題頗為常見,不過中國的紙廠對不同廢紙質量的要求也隨著技術的改進發(fā)生著變化。同樣是美廢8#,大型新聞紙廠由技術和設備都比較先進,對8#廢紙品質變化的適應度也頗高。
目前,國廢市場是否已經具備了設定統(tǒng)一標準的條件呢?就實際情況來看,條件已經基木成熟。首先,國內廢紙市場容量相當大,回收、打包的從業(yè)者也為數眾多,而目在沿海地區(qū)市場已經出現了一些規(guī)模較大、模式成熟的廢紙打包商,他們有能力,也有需要去設定并維護一個行業(yè)統(tǒng)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