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干燥器開始使用的是間歇操作的固定床式干燥器。19世紀中葉,洞道式干燥器的使用,標志著干燥器由間歇操作向連續(xù)操作方向的發(fā)展。大多數工業(yè)產品均在某個生產階段需要干燥處理,物料需要有特定的濕含量以便加工、成型或造粒 。干燥器可按操作過程、操作壓力、加熱方式濕物料運動方式或結構等不同特征分類。
干燥器的選型應考慮以下因素:
(1) 保證物料的干燥質量,干燥均勻,不發(fā)生變質,保持晶形完整,不發(fā)生龜裂變形;
(2) 干燥速率快,干燥時間短,單位體積干燥器汽化水分量大,能做到小設備大生產;
(3) 能量消耗低,熱效率高,動力消耗低;
(4) 干燥工藝簡單,設備投資小,操作穩(wěn)定,控制靈活,勞動條件好,污染環(huán)境小。
干燥器可按操作過程、操作壓力、加熱方式濕物料運動方式或結構等不同特征分類。
按操作過程分類:
按操作過程,干燥器分為間歇式(分批操作)和連續(xù)式兩類。
按操作壓力分類:
按操作壓力,干燥器分為常壓干燥器和真空干燥器兩類,在真空下操作可降低空間的濕分蒸汽分壓而加速干燥過程,且可降低濕分沸點和物料干燥溫度,蒸汽不易外泄,所以,真空干燥器適用于干燥熱敏性、易氧化、易爆和有毒物料以及濕分蒸汽需要回收的場合。
氣流干燥器:
使熱介質和待干燥固體顆粒直接接觸,并使待干燥固顆粒懸浮于流體中,因而兩相接觸面積大,強化了傳熱傳質過程,廣泛應用于散狀物料的干燥。是固體流態(tài)化中稀相輸送在干燥方面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