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外機參數
外機主要代表空調性能好壞,保障空調的基礎能力,基本決定了空調的極限工作能力和制冷制熱的能效水平。
(1)壓縮機
壓縮機是空調的核心部件,它決定了空調的性能。
空調市場上主要分為單轉子和雙轉子這兩種,柜機的雙轉子性能明顯優(yōu)于掛機的單轉子,成本也更高。
看壓縮機性能,其一看品牌,其二看排量。
1.1、壓縮機品牌
由于美日韓對于壓縮機的技術壟斷,所以相對而言,進口的松下、東芝、三菱更優(yōu)于國產壓縮機,而國產以美芝、凌達、
海立等較為。
1.2、壓縮機排氣量
排量越大,壓縮機功率越大,制冷效果好,空調性能越強。
格力空調大部分用的是自產凌達壓縮機,其銷量目前已達到全球第二,部分2匹新機型會用海立壓縮機,3匹中高端機型已
經搭載松下壓縮機,排量高達22cc,相當于4匹壓縮機的性能了。
選購建議:優(yōu)先選高性能壓縮機,同種壓縮機則選排量更大的。
2)冷凝器
冷凝器銅管分單排、1.6排和雙排,冬季制熱時,單排銅管更容易結霜,雙排銅管化霜間隔更長。
銅管越多,說明換熱效果越好,溫差變化更小、空調性能越好,但同時空調成本就越高,所以很多空調品牌都喜歡將銅管
減配。
這點要表揚一下格力,友商在3000元左右1.5p機型銅管已經減配到1.6排的大環(huán)境下,格里依然堅挺在使用雙排銅管,實
屬良心!
選購建議:雙排銅管>1.6排銅管>單排銅管。
(6)重量
簡單粗暴的判斷辦法就是看外機重量——重量越重,說明用料越多越足,比如冷凝器銅管排數會更多,制冷劑充足量更
大,性能更好。
格力就出了名的喜歡用料足,夠耐用,質量上去了的結果,就是外機重量一款比一款重。
選購建議:當我們不清楚外機配置時,可以通過重量來輔助判斷空調的用料。
③雙向流新風換氣
引入室外新鮮空氣的同時,通過另一根排氣管排出室內污濁空氣,解決緊室內空氣沉悶的問題,同時在引進室外空氣的過
程中,通過四重高密度過濾網來保證空氣潔凈清新,其中HEPA濾網更能去除PM2.5等室外污染物。
④紅外智能人感
科學識別人體所在區(qū)域,根據用風需求調整不同模式送風。
風避人吹模式:舒適健康;
風隨人吹模式:風隨人動,分配風量;
無人模式:衡風悠緩,低耗運行。
⑤AI語音
做到語音操控調節(jié)空調、新聞播報,查詢時間、天氣等。
總結:空調功能這塊,大家在預算范圍內,主要按需選擇,合適重要,而不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