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清明、冬至、春節(jié),還有農歷的十月一日,都要燒紙錢給已經作古的先人祖宗。這是風俗。偌大一個中國似乎都這樣做。每遇上這樣的日子,不管是在家的還是在外工作的,都得買了麻紙與冥幣,成群結隊的去十字路口燃一堆大火。燒紙一般都是晚上燒. 我們這一帶燒紙有個講究:先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圓圈不能畫嚴,得留一個口子,然后將紙錢燒進圓圈里。畫圓圈是為了不讓除自己祖先以外的外人將錢收了去;留個口子是為了讓自己的祖先能夠拿得著。
2、要簽統一合同書
當你選擇好合適的墓位后,購買時一定要現場與公墓單位簽訂由民政部門監(jiān)制的統一合同書。簽訂合同時,要先弄懂合同書內容,千萬不要他人代簽,合同公章必須是公墓總部的公章,部門章無效。合同以外的任何口頭承諾,個人書面承諾均不具法律效力,得不到法律保護。因此消費者購買墓位時一定要簽訂統一合同書,而且要保管好合同書原件。
殯葬服務體系的設計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殯葬服務的對象是死者,而購買者是生者。服務對象和購買者的分離是殯葬服務的典型特征。也可以說殯葬服務直接為死者服務,間接為生者服務。但是,購買服務的活著的人往往與接受這些服務的死者有關。
因此,如果以家庭或家庭為單位,殯葬服務的接收和購買主體是相同的。死者與其親屬、前同事、鄰居等群體有密切或相對密切的關系。因此,殯葬服務涉及的人群很廣,殯葬服務的發(fā)展要注意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