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科研:在學校和科研機構中,用于工業(yè)設計、工程技術等專業(yè)的教學和研究,幫助學生和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工業(yè)原理和實踐操作。
設計規(guī)劃:根據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模型的設計規(guī)劃,確定整體布局、比例、色彩搭配等,繪制設計圖紙,制作初步的概念模型。
需求溝通與資料收集
目標:明確模型用途(如展示、培訓、決策輔助)、展示重點(設備結構、生產流程、廠區(qū)布局等)及功能需求(動態(tài)演示、交互操作等)。
關鍵動作:
客戶溝通:
確認模型比例(如 1:50、1:100)、尺寸、材質偏好(如金屬質感、透明亞克力)。
了解工業(yè)場景細節(jié):設備型號、生產流程節(jié)點、廠區(qū)建筑風格、管道線路走向等。
資料收集:
技術圖紙:CAD 平面圖、設備三維模型、工藝流程圖。
實景素材:現場照片、視頻、設備操作說明。
行業(yè)標準:如標識、管道顏色規(guī)范(如蒸汽管道用紅色,水管用藍色)。
組裝調試與功能實現
目標:將零散部件整合成完整模型,實現動態(tài)演示、交互操作等功能。
關鍵動作:
結構組裝:
按設計布局固定底板部件(如廠房、道路),使用膠水、螺絲或磁吸連接。
鋪設管線:隱藏式布線(如電力線、信號線),確保外觀整潔。
動態(tài)調試:
機械聯動:測試傳送帶與電機的同步性,調整齒輪咬合松緊度。
燈光控制:編程控制 LED 燈組(如設備運行時燈光常亮,故障時閃爍)。
交互功能:接入觸摸屏或按鈕,實現 “點擊設備顯示參數”“滑動切換生產流程” 等操作。
檢查:
確保活動部件無尖銳邊緣,電路符合標準,避免短路或漏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