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
能力范圍界定:申請的檢測 / 校準項目需與實驗室的實際能力匹配,避免超出范圍申請。
記錄保存:所有檢測 / 校準過程的記錄需完整、規(guī)范,保存期限符合要求(通常不少于 6 年)。
人員培訓:定期對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確保其能力持續(xù)滿足要求。
不符合項整改:對評審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需及時、有效整改,避免因整改不到位影響認證進度。
提交申請:實驗室在自我評估滿足認可條件后,登錄CNAS 網(wǎng)站“實驗室 / 檢驗機構認可業(yè)務在線申請” 系統(tǒng)填寫認可申請(CNAS-AL01、CNAS-AL02),并按要求提供其他申請資料,如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同時,向 CNAS 認可七處遞交認可申請,簽署《認可合同》,并交納申請費。
能力申報文件:
檢測能力證明文件:填寫檢測能力范圍申請表,按 CNAS 要求細分檢測對象、項目、方法及限制條件;列出儀器設備 / 標準物質配置表,包含設備編號、測量范圍、溯源狀態(tài)及用途對應檢測項目。
能力驗證記錄:提供近 3 年能力驗證、測量審核或實驗室間比對活動記錄,附上滿意結果報告或有效糾正措施驗證材料。
質量管理體系核查表:依據(jù) CNAS - CL01 條款逐項核查,附上不符合項整改記錄。
附件材料:
管理體系文件:提交現(xiàn)行有效的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并加蓋受控章。
內審與管理評審報告:提供近一次完整的內審報告,包括不符合項分布表,以及管理評審報告。
實驗室平面圖:標注功能區(qū)域劃分、環(huán)境控制參數(shù)及通道。
檢測活動說明:包括服務范圍、技術優(yōu)勢,若存在分包情況,需說明分包情況。
標準有效性核查報告:提交標準查新記錄,以證明申請認可的標準 / 方法現(xiàn)行有效。
非標方法確認材料:若有非標方法,需提供方法文本、驗證記錄、專家評審意見及 CNAS 備案證明。
典型報告證書:提供典型檢測報告或校準證書,包含不確定度評估報告,需覆蓋申請領域關鍵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