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回收的成本涉及多個方面。首先,收集成本是不可或缺的,它涵蓋了廢料的價格、運輸費用以及人工成本等。收集成本的高低主要受廢料的來源、數(shù)量、質(zhì)量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通常占據(jù)貴金屬回收總成本的大頭,占比超過60%。其次,檢驗成本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它主要涉及到檢驗儀器的購置、維護以及使用費用等。檢驗成本則與檢驗方法、頻率和準確度緊密相關,大約占總成本的10%。此外,分類成本雖然占比較小,但也不可忽視。它涵蓋了分類設備的購置、維護和使用費用,以及分類人員的工資等。分類成本受到分類方法、效率和精度等多個因素的影響,大約占總成本的5%左右。
貴金屬回收的經(jīng)濟效益顯著,主要來源于貴金屬的銷售收入。貴金屬價格受市場供求、國際政治和經(jīng)濟形勢等多種因素影響,通常呈現(xiàn)出較高的價格水平,且具備上漲趨勢。因此,通過貴金屬回收,企業(yè)能夠獲得可觀的經(jīng)濟收益。
明確銀漿類型
電子銀漿:用于PCB線路、導電膠等,含銀量高(70%-90%),但可能摻雜玻璃粉、有機樹脂。
光伏銀漿:太陽能電池用,含銀量約80%-90%,含鉛、鉍等金屬氧化物。
低溫銀漿:含有機溶劑(松油醇、乙基纖維素),需注意揮發(fā)性有機物(VOC)處理。
檢測核心參數(shù)
含銀量:通過XRF光譜儀或化學滴定法測定,決定回收經(jīng)濟性。
雜質(zhì)類型:如鎳、銅等金屬雜質(zhì)需針對性分離,避免影響銀純度(目標≥99.9%)。
高溫熔煉:防范爆炸風險
含有機物的廢料(如電路板)在熔煉前需徹底脫脂,防止揮發(fā)物遇高溫爆燃。中頻感應爐熔煉時應控制升溫速率,避免鉑金等高熔點金屬局部過熱引發(fā)噴濺。操作人員需佩戴阻燃面罩,熔煉區(qū)周邊禁止堆放可燃物,并配備干粉滅火器與沙箱作為應急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