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
支持介質:丙烯酰胺(Acr)與交聯(lián)劑甲叉雙丙烯酰胺(Bis)聚合形成的凝膠,孔徑可通過調整 Acr/Bis 比例控制(5%-20% 凝膠對應不同孔徑)。
核心特點:孔徑小(1-10nm)、分辨率(可區(qū)分分子量相差 1kDa 的蛋白質)、重復性好。
適用對象:小分子物質,如蛋白質、小分子 DNA(<1kb)、RNA。
關鍵分支:
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鈉 - PAGE):常用的蛋白質分析技術。SDS 是陰離子去污劑,可使蛋白質變性并結合等量 SDS(每克蛋白質結合 1.4g SDS),消除蛋白質自身電荷差異,僅通過分子大小實現分離,可用于蛋白質分子量測定、純度鑒定。
Native-PAGE(非變性 PAGE):不添加 SDS 和還原劑,蛋白質保持天然構象和電荷,分離依賴 “電荷 + 大小 + 形狀”,可用于分析蛋白質活性、復合物組成。
核心優(yōu)勢
涂層性能優(yōu)異:附著力強(劃格測試 0 級)、耐腐蝕性高(鹽霧測試可達 1000 小時以上)、均勻性好(復雜工件內腔也能上漆)。
環(huán)保性高:涂料利用率>95%(超濾回收未沉積涂料),廢水排放量少(僅前處理和水洗環(huán)節(jié)有少量廢水,易處理),無有機溶劑揮發(fā)(VOCs 排放遠低于噴漆工藝)。
生產效率高:自動化程度高(可實現連續(xù)流水線生產),單批次處理時間短(30-60 分鐘 / 批次),適合大規(guī)模量產。
預脫脂
目的:初步去除工件表面的大量油污、灰塵(尤其是機加工殘留的切削油、沖壓油)。
工藝:將工件浸入或噴淋堿性脫脂劑(含氫氧化鈉、碳酸鈉、表面活性劑等),溫度 50-60℃,時間 3-5 分鐘。
作用:減輕后續(xù)主脫脂的負擔,避免油污污染后續(xù)槽液。
電泳加工的工藝流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處理決定附著力,電泳參數決定涂層均勻性,固化參數決定終性能。實際生產中需通過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各環(huán)節(jié)參數(如槽液濃度、溫度、電壓),并定期維護設備(如超濾膜、電極板),才能穩(wěn)定產出高質量的電泳涂層。該流程尤其適合大規(guī)模量產金屬工件(如汽車零部件、家電外殼),在保證涂層性能的同時兼顧環(huán)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