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路器跳閘(無法合閘) 1. 線路短路(電纜接地、負載短路)
2. 過載(負載電流超過額定值)
3. 斷路器自身故障(脫扣器損壞、機構卡滯)
4. 保護裝置誤動作(設定值過低) 1. 斷電排查:斷開上級電源,用萬用表測下級線路絕緣電阻,判斷是否短路;
2. 負載檢查:斷開所有負載,單獨合閘斷路器,若能合閘則逐一排查負載(如電機、配電箱);
3. 斷路器檢測:拆檢斷路器,檢查脫扣器線圈是否燒毀、操作機構是否卡頓,必要時更換同型號斷路器;
4. 保護校驗:重新設定保護裝置動作值(如過流值設為額定電流的 1.2-1.5 倍)。 1. 短路故障需先修復電纜(如更換破損絕緣層)或排除負載短路點,再合閘;
2. 禁止強行合閘(避免燒毀斷路器或電纜)。
電壓異常(過高 / 過低) 1. 上級電網波動
2. 變壓器分接開關位置不當
3. 三相負載不平衡
4. 電壓監(jiān)測裝置故障 1. 確認電網:聯(lián)系供電部門,確認是否為上級電網問題;
2. 變壓器調整:斷電后調整變壓器分接開關(如 10kV 變壓器分接開關有 3-5 個檔位,電壓低時調至 “+” 檔);
3. 負載平衡:測量三相電流,調整負載分配(使三相電流偏差≤10%);
4. 裝置校驗:校準電壓互感器或電壓表,排除儀表誤差。 1. 調整變壓器分接開關后,需測變比和絕緣電阻,確保正常;
2. 三相不平衡需避免單相負載集中(如將大功率設備分散到不同相)。
只重維修,不重維保
部分用戶忽視日常巡檢,導致小隱患發(fā)展為大故障(如端子松動未及時緊固,終燒毀柜體)。建議:嚴格執(zhí)行維保周期,將維保計劃納入年度工作清單,避免 “亡羊補牢”。
核心流程:執(zhí)行 “停電 - 驗電 - 接地 - 掛牌” 四步原則
配電房維保維修(尤其是高壓設備)的核心邏輯是 “先斷電、再作業(yè)”,必須嚴格遵循以下流程,杜絕 “帶電操作”:
步驟 操作要點 要求
1. 停電 依據 “工作票”(需經調度或負責人審批),斷開作業(yè)設備的所有電源開關(包括主開關、分路開關、備用電源);
斷開順序:先斷開負荷側開關,再斷開電源側開關(防止電弧灼傷)。 嚴禁單人操作停電,需 2 人配合(1 人操作、1 人監(jiān)護);
確認開關狀態(tài)(分閘指示燈亮、機械指示分閘)。
2. 驗電 使用合格的驗電器(與電壓等級匹配,如 10kV 驗電器),在作業(yè)設備的 “進線端、出線端” 分別驗電;
驗電前需先在 “已知帶電體” 上驗證驗電器正常(如高壓驗電筆需亮燈、發(fā)聲)。 嚴禁僅驗一處或跳過驗電步驟;
雨天、霧天驗電需使用防雨型驗電器,且保持距離(10kV 不小于 0.7m)。
3. 接地 驗明確無電壓后,立即在作業(yè)設備的 “進線端、出線端” 分別裝設接地線(先接接地極,再接設備端,順序不可反);
若設備有電容(如電容器組、電纜),需先進行 “放電接地”(用專用放電棒放電,再掛接地線)。 接地線需選用 “截面積不小于 25mm2 的多股軟銅線”,且無斷股、破損;
禁止用鐵絲、鋁線代替接地線。
4. 掛牌、設遮欄 在已斷開的開關、閘刀上懸掛 “禁止合閘,有人工作” 標識牌;
在作業(yè)區(qū)域周圍設置 “絕緣遮欄” 或 “警示帶”,并懸掛 “高壓危險” 標識,防止人員誤入帶電區(qū)域。 標識牌需固定牢固,禁止隨意移動;
若作業(yè)點與帶電設備距離小于距離(如 10kV 小于 0.7m),需加裝 “絕緣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