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來看看具體有什么設備:
1、調音臺:具有多個信道輸入,每個信道的聲音可以進行單獨的加工處理,并且擁有左、右聲道、混合、監(jiān)聽等的輸出的一種聲音混合設備。是音響師、錄音師和作曲家進行音樂、聲音創(chuàng)作的重要設備。
2、功放器:將音頻電壓信號轉換成定額功率信號用于驅動揚聲器發(fā)聲的設備。功放功率的匹配條件是(1)、功放的輸出阻抗等于揚聲器負載阻抗。(2)、功放的輸出功率與揚聲器標稱功率相匹配。
3、分頻器:實現分頻的電路或裝置稱為分頻器。分頻器的種類有很多,根據其分頻信號的波形不同,有正弦分頻和脈沖分頻兩種。它的基本作用是,根據組合音箱的要求,將全頻帶聲頻信號分成不同的頻段,使揚聲器單元得到合適頻帶的激勵信號,工作在狀態(tài)。
10、話筒:話筒是將聲音轉換成電信號的一種電聲換能器件。是音響系統(tǒng)中種類多的一個單元,按其指向性來區(qū)分可分為無指向性(圓形)、指向性(心型、超心型)和強指向性,其中無指向性是專門為樂隊拾音使用的;指向性是用于語音、歌聲等音源拾音的;強指向性是專門為了拾取一定方位的音源聲音而要將左右兩側和后面的聲音排斥在話筒拾取空間之外,而專門利用聲波的相互干涉現象原理,使用聲波干涉管制作的一只細長的管狀話筒,人們稱為槍式話筒,用于藝術舞臺和新聞采訪中;按結構與應用范圍區(qū)分有動圈式話筒、鋁帶話筒、電容式話筒、壓力區(qū)話筒—PZM、駐極體話筒、MS式立體聲話筒、混響話筒、變調話筒等等。
AV設備是展覽或會議中音頻與視頻設備的統(tǒng)稱,由音源、控制設備、音頻處理器、功率放大器和音響組成。該概念起源于1906年真空三極管的發(fā)明,經1927年負反饋技術、電子管放大器等階段發(fā)展,至70年代集成電路技術廣泛應用后形成完整體系。
音響設備引由音源(音樂播放設備、拾音設備即話筒)、控制設備(模擬或數字調音臺)、音頻處理器(以前都是用效果器、均衡器、壓限器、分頻器、信號分配器、延時器等周邊設備,還有集成以上各功能的的數字式系統(tǒng)控制器)、功率放大器(功放)、音箱組成。以上設備由各種類型不同的線材、電纜串接在一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