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井除砂器的工作原理以水力旋流器為核心,結(jié)合重力沉降與篩分輔助,具體過程可分為以下 4 個步驟:
高壓進料階段:經(jīng)振動篩預處理后(已去除粒徑>0.8mm 的巖屑)的鉆井液,在鉆井液泵的高壓輸送下(進口壓力通常控制在 0.2 - 0.4MPa),通過旋流器的 “切線進料口” 高速進入旋流器內(nèi)部。由于進料方向與旋流器內(nèi)壁呈切線角度,鉆井液進入后會立即沿器壁形成高速旋轉(zhuǎn)的螺旋流場(轉(zhuǎn)速可達 1000 - 3000r/min),產(chǎn)生強大的離心力(離心加速度可達重力加速度的 100 - 300 倍)。
離心分離階段:在離心力作用下,鉆井液中密度遠大于液相(鉆井液基液)的砂粒、粗巖屑等固相顆粒,會受到向旋流器內(nèi)壁的 “甩向力”,隨螺旋流沿器壁向下運動,形成 “外螺旋下降流”;而密度較小的清潔鉆井液(含細顆粒)則向旋流器中心聚集,形成 “內(nèi)螺旋上升流”。這一過程中,顆粒粒徑越大、密度越高,受到的離心力越強,分離效率也越高,從而實現(xiàn)固、液兩相的分離。
固相排出階段:沿器壁下降的砂粒等固相顆粒,最終匯集至旋流器底部的 “底流口”,以 “底流” 形式排出,通常底流中砂粒含量可達 70% 以上,部分設備會在底流口設置 “底流篩”(細目振動篩),對底流進行二次篩分,回收其中夾帶的少量鉆井液,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
液相回收階段:向旋流器中心聚集的清潔鉆井液,沿中心軸向上運動,從旋流器頂部的 “溢流口” 排出,形成 “溢流”。溢流鉆井液的固相含量大幅降低(通常砂粒含量<1%),可直接輸送至除泥器進行下一步細顆粒分離,或根據(jù)鉆井液性能需求部分回流至鉆井液罐循環(huán)使用,完成 “分離 - 回收 - 循環(huán)” 的閉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