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是近些年一門相對較新的學科,例如計算機在芬蘭是很重要的學科之一,他們開發(fā)出了Linux操作系統(tǒng),研發(fā)出世界知名的諾基亞手機,可見科技是其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那么芬蘭人如何看待編程學習呢?
程序像一種魔法,由你開發(fā)的程序,來告訴計算機要做什么。要理解編程的本質(zhì),這樣的話,學校的編程教育將會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不是因為大家都要學而被迫去學。
答案顯而易見,如果認為計算機科學就是門單獨的學科技能,那么學習計算機科學當然得有電腦才能學習。如果認為計算機科學重要的是理解計算的概念,理解計算與生活的關(guān)系,理解計算機與人的思維方式的區(qū)別,那么要先在生活中理解體會計算的本質(zhì),然后再去用像計算機這樣的工具去實現(xiàn)計算目標,這樣才算達到學習目標了。因此,可以根據(jù)不同年齡孩子的認知水平,去學習適合他的編程語言。
可見,對某門學科的概念與目標的理解不同,學習方法就會迥然不同,當然培養(yǎng)的人才也會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學習到底要學習什么?學習技能,學習思考方法,還是學習如何觀察、認識世界的方法?教育要幫助孩子們理解世界的本質(zhì),理解性原理。
“世界上的問題也只是由一些小問題組合形成的?!本幊叹涂梢宰尯⒆訉W會思考,不斷在編程中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