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貿易中,貨物從起運地到目的地往往需要跨越千山萬水,面臨著各種不可預知的風險。無論是海運、空運還是陸運,運輸保險都是確保貨物的重要保障。那么,國際物流中常見的運輸保險有哪些?它們各自覆蓋哪些風險?作為貨主又該如何選擇適合的保險方案?
海洋運輸保險:覆蓋海上風險的三重保障
海洋運輸作為國際貿易中主要的運輸方式,其保險體系也為成熟和完善。海洋運輸保險主要分為三種基本險別,覆蓋范圍由窄到廣依次為平安險、水漬險和一切險。
平安險是海洋運輸保險中責任范圍小的一種基本險別,主要賠償因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貨物全損,以及運輸工具遭遇擱淺、觸礁、沉沒、焚毀等意外事故前后又在海上遭受惡劣氣候、雷電、海嘯等自然災害所造成的部分損失。這種保險適合低貨值商品或非高風險航線。
水漬險在平安險的基礎上擴大了保障范圍,除了包括平安險的各項責任外,還負責被保險貨物由于惡劣氣候、雷電、海嘯、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所造成的部分損失。對于中等價值貨物或風險較低的航線,水漬險是一個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一切險是海洋運輸保險中覆蓋范圍廣的一種,除了包括平安險和水漬險的所有責任外,還負責賠償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由于一般外來原因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損失,如偷竊、提貨不著、淡水雨淋、短量、混雜、玷污、滲漏、碰損、破碎、串味、受潮受熱、鉤損、包裝破裂、銹損等。高價值商品或易碎品通常建議選擇一切險。
陸運與空運保險:針對不同運輸方式的專業(yè)保障
除了海運保險外,陸運和空運也有相應的專業(yè)保險產品。陸上運輸保險分為陸運險和陸運一切險兩個主要險種。
陸運險主要負責賠償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遭受暴風、雷電、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或由于運輸工具遭受碰撞、傾覆、出軌,或在駁運過程中因駁運工具遭受擱淺、觸礁、沉沒、碰撞,或由于遭受隧道坍塌、崖崩或火災、爆炸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損失。
陸運一切險則在陸運險的基礎上擴展了保障范圍,還負責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由于一般外來原因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損失。對于通過鐵路或公路運輸的貨物,根據其價值和風險程度,可以選擇適合的陸運保險。
航空運輸保險同樣分為兩個主要險種:航空運輸險和航空運輸一切險。航空運輸險負責賠償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遭受雷電、火災、爆炸或由于飛機遭受惡劣氣候或其他危難事故而被拋棄,或由于飛機遭受碰撞、傾覆、墜落或失蹤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損失。
航空運輸一切險的保障范圍更廣,除了航空運輸險的責任范圍外,還負責被保險貨物在運輸途中由于一般外來原因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損失。對于時效性強、價值高的空運貨物,航空運輸一切險能提供更的保障。
郵包保險與附加險:完善的風險防護網
對于通過郵政系統(tǒng)運輸的小件貨物,郵包運輸保險提供了針對性的保障。郵包險負責賠償被保險郵包在運輸途中由于惡劣氣候、雷電、海嘯、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或由于運輸工具遭受擱淺、觸礁、沉沒、碰撞、傾覆、出軌、墜落、失蹤,或由于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損失。
郵包一切險則在郵包險的基礎上,增加了對一般外來原因造成的損失的賠償。跨境電商的小包裹賣家可以根據商品價值選擇適合的郵包保險。
除了基本險別外,國際貨物運輸保險還有豐富的附加險可供選擇。一般附加險包括偷竊提貨不著險、淡水雨淋險、抽竊短量險、滲漏險、破損破碎險、鉤損險、混雜沾污險、包裝破裂險、霉變險、受潮受熱險、串味險等。特別附加險則有戰(zhàn)爭險、罷工險等。貨主可以根據貨物的特性和運輸路線的風險情況,選擇添加相應的附加險,構建更完善的風險防護網。
如何選擇適合的運輸保險?
面對眾多保險選項,貨主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來做出選擇。首先要評估貨物本身的價值和特性,高價值、易損商品通常需要更的保障。其次要考慮運輸方式和路線的風險程度,高風險航線或運輸方式可能需要更高保障級別的保險。
貿易術語也是決定由哪方購買保險的關鍵因素。在CIF條款下,賣方有義務購買保險;而在FOB條款下,則由買方負責保險事宜。此外,還要仔細閱讀保單細則,了解免責條款和理賠流程,確保在需要時能夠順利獲得賠償。
國際物流運輸保險是跨境貿易中不可或缺的風險管理工具。通過了解各類保險的特點和適用范圍,貨主可以為自己的貨物選擇合適的保障方案,讓國際貿易之路走得更穩(wěn)更遠。記住,合適的保險不是額外成本,而是對商業(yè)利益的必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