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大地如彩繪,麥田似畫卷。蔚藍的天空下,收割機在金色的麥浪里穿梭,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去年,受嚴重秋澇影響,內黃縣91萬畝小麥中有64萬畝被迫晚播15天至20天。經過專家和農民的持續(xù)精心管理,晚播小麥終于趕上趟兒了。 6月11日上午,楚旺鎮(zhèn)王莊村村民何滿常站在地頭,招呼著小麥聯(lián)合收割機和專門運輸糧食的三輪車?!笆崭钜划€70塊錢,運糧食30塊錢一趟。”談好價格后,戴著草帽的何滿常又聯(lián)系了收麥的人,“一會兒就把麥子送過去?!焙芸欤螡M常的這塊地收割完了,麥子也都運走了。 看著玉米播種機作業(yè),何滿常非常高興:“有人收割、有人收糧、有人播種,站在地頭就把活兒都干了,真方便!這塊地有三畝半,產糧4000多斤,收入6000多塊錢?!? 種植大戶任宏強今年種植的300畝小麥也正在收割。他說:“大型聯(lián)合收割機收割麥子就是好,漏麥子少,收得又快。今年麥子長得好,比去年每畝增產100多斤?!? 今年,農機手任國慶、任海綠利用郵儲銀行貸款合伙買了一臺小麥聯(lián)合收割機,享受農機購置補貼3.46萬元。任國慶說,有的農戶沒有運輸車輛,有的農戶想及時種玉米,他們就聯(lián)合其他農機手組成了收割、運輸、播種小隊,提供一條龍服務。 為最大限度確保顆粒歸倉,內黃縣農機部門開展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參加大比武的任國慶說:“麥收前,我們就對小麥收割機進行了調試,力爭將機損降到最低,讓小麥顆粒歸倉?!? 在王莊村剛剛收割完的一塊農田里,只見工作人員在這個地塊選取三個樣本,每個樣本在一平方米范圍內進行撿拾麥粒、除雜,然后裝袋封存。內黃縣農機技術中心農機管理股股長王長海說:“根據統(tǒng)計,通過農機大比武,今年的小麥機收損失率低于往年,每畝地能讓農民增收20元左右?!? 今年“三夏”期間,內黃縣投入大中型收割機2300余臺?!敖衲陜赛S南部沙質土壤小麥畝產1200斤左右,中北部兩合土壤小麥畝產1300斤上下,目前全縣小麥收割已接近尾聲,產量預計比去年略有增加?!眱赛S縣農機技術中心副主任劉獻鋒說。